- 黃老學
- (黃老學, 黄老学) 道教思想淵源之一。 黃指的是黃帝, 老指的是老子, 在道教中都有特殊地位。 黃帝是傳說的華夏民族始祖, 戰國後期及秦漢之際, 黃帝在社會上的影響非常大, 〝世之所高, 莫若黃帝〞, 學術界也是〝百家言黃帝〞, 託之以自重, 並形成了黃學。 黃學與道家結合產生黃老學, 地點在齊國稷下。 齊威王〝高祖黃帝〞, 在這種背景下, 齊國臨淄之稷下學派都言黃帝, 學黃老道德之術, 另有宋尹學派也言黃老意。 他們以傳說中的黃帝與老子相配, 同尊為道家創始人。 稷下黃老學派積極參與政治活動, 以道家哲學講刑名法術之學, 與莊子一派道家追求逍遙遊大不相同。 黃老學在齊國一直流傳, 直到漢初曹參的老師蓋公仍執教於齊地高密。 西漢初年的文景之治, 也行以黃老清靜之術。 漢代黃老學的內容比較龐雜, 既包括君人南面之術, 又有陰陽五行思想和神仙思想。 《漢書‧藝文誌》著錄有《黃帝陰陽》二十五卷、 《黃帝泰素》二十篇、 《黃帝雜子氣》三十三篇、 《黃帝長柳佔夢》十一卷等, 都與陰陽數術有關。 而《黃帝雜步引》、 《黃帝三王養陽方》、 《黃帝內經》、 《黃帝雜子十九家方》、 《黃帝歧伯按摩》等古代神仙、 醫學、 房中等養生著作也都托名黃帝, 這說明黃老學對養生術的重視。 這些都遺留給了後世道教。 黃老學和神仙學兩股社會思潮差不多同時興起於齊楚, 二者又有相同處, 相互影響下, 黃帝、 老子也逐漸被神仙化。 東漢的黃老學與西漢的黃老學重點在統治術不同, 已側重於養生修仙, 黃老學遂發展為黃老道, 為道教產生提供了思想理論。
Explanatory dictionary of Taoism. 2013.